
王(Wang)等人和米勒(Miller)等人用海藻酸钠和多糖当作牺牲模板,先用水凝胶和聚合物把牺牲模板包起来,用这种两步法做出了内部有微流体通道的东西,这给组织工程支架的制作方法提供了新的想法。虽然电纺丝纺织法是做合成聚合物支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它做出来的支架力学性能不太好。而且大多数牺牲模板法做牺牲模板的过程很复杂,还很难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定制化的东西。在这一章里,利用医学影像数据加上 3D 打印技术,通过牺牲模板法和提拉法这两个步骤做出了生物可降解的组织工程尿道支架。用溶液共混法做出了一种经济实惠又能生物降解的改性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生物相容性很好,力学性能也有改善。根据患者的病灶区域,用医学影像数据做出了贴合患者病灶的 3D 修复模型,然后用 3D 打印技术把可溶性牺牲模板打印出来。把模板用提拉法包很多次形成组装体之后,把里面的可溶性模板溶解掉,这样给患者定制的组织工程支架就很容易做出来了。用这个方法,模板的形状和尺寸能比较容易地调整,而且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灶能精确地进行修复,这样就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的安全性。这些医学影像数据是从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提取的患者尿道病灶区域的数据。